长路迢迢

  • 类型:美剧地区:英国年份:2008
  • 状态:已完结 共10集
  • 主演:伊万·麦克格雷格,查理·布尔曼
  • 导演:大卫·亚历山大
  • 简介:2007年5月,他们驾驶着BMWR1200GS摩托,从英国的最北端,苏格兰的JohnO’Groats出发,历时3个月,..详细>

剧情介绍

2007年5月,他们驾驶着BMWR1200GS摩托,从英国的最北端,苏格兰的JohnO’Groats出发,历时3个月,超过24140千米,穿越18个国家,于2007年8月5日到达南非开普敦,非洲大陆的最南端Milnerton。此次伟大的行程,两人也担负着为UNICEF(联合国儿童基金会)、CHAS(苏格兰儿童收容所)和RidersforHealth三个公益组织宣传和筹款的义务。展开全部
最近迷上了Ewan McGregor这个演员(《星战前传》三部曲,《红磨坊》),因此就丧心病狂的找来他的作品来围观。其中最满足我窥探欲的就是《漫漫长路》(Long Way Round)和《长路迢迢》(Long Way Down),讲述伊万(其实真实发音应该是”尤恩”)和他好基友查理骑摩托跨越世界的故事。从分类上这两部作品是纪录片,但是在观看以后我本人简直是疑惑了,这货为什么感觉不像纪录片呢?引得我很多思考,到底什么是纪录片?纪录片有什么职责和特点?纪录片和真人秀的界限在哪里?纪录片该不该有观点还是只是客观的“记录”?先介绍一下两部作品。《漫漫长路》(简称LWR)是第一部,2004年播出,讲述尤恩和查理兴(xian)致(de)勃(mei)勃(shi)骑着摩托周游世界的故事,从苏格兰转世界一圈到纽约,因为路线图是round所以片名就是这样得来的。看点就是骑着摩托周游世界是要有多坑爹,特别是途经蒙古俄罗斯等极度荒凉没有公路的地方,肯定会遇到不少困难。第一部加长版一共有10集,看的还是蛮有意思的,从前期准备过程一直到过程中的各种奇葩经历都是非常有意思,看着自己喜欢的萌神Ewan无节操卖萌+打呼噜+裸体+骂fuck wanker等脏话真是满足极了,关键是他在片中是真实的自己而不是演员,大大满足了我的窥探欲以至于我一度花痴到不能控制的境地。《长路迢迢》(简称LWD)是第一部的续集,2007年播出,同样的理念不过路线图换成去非洲,路线是down的所以片名便从round变成down。现在我要解除脑残粉的状态来客观分析下这两部作品,到底“纪录片”代表的是什么呢?查了一下纪录片的定义,以下几个特点很重要:-unscripted(没有提前写好剧本)-factual(真实。其实和上一条差不多)-用事实来表达某种观念第三点在历史上有很多争议。有的人认为纪录片应该毫无偏见呈现事实,让观众去自行体会。但是多数人认为这是谬论,因为在选取哪些事实来呈现的时候就会体现你自己的偏见,要做到百分百无偏见是根本不可能的。纪录片的难处便在于你有一大堆素材,如何从这些素材里挖掘出一个故事才是考验人功力的,估计这也是为什么奥斯卡专门有奖项来鼓励纪录片制作者,因为他们利用事实来表达某种观念也是很难的一种技巧。纪录片也可以成为一种操纵观众情感的手段。如1974年关于越战的纪录片《心灵与智慧》(Hearts and Minds)。从剪辑手段上能明显看出制作者就是让你难受和愤怒的。前一秒如果是一个美国军官说一些种族歧视的话,下一秒一定会切到越南的画面,给你呈现那些痛苦的当地人民,这种剪辑得来的对比就是一种观点,一种谴责。因此我认为纪录片制作者应该都有一些操守:一是要灵活。有一个例子,当初有一个制作人想做一个关于监狱人员的纪录片,做了一堆采访,后来发现有一个特殊的囚犯的故事很有意思,所以后来就把重心放到这一个人的故事上了。这就叫灵活变通。因为纪录片不像电影那样事先写好剧本,往往是在拍摄了一堆素材以后才会慢慢的呈现自己想讲什么内容,因此就要放弃成见,跟着资源走。就像这个制作人,一开始想通过很多犯人来呈现一个他想呈现的东西,但是事与愿违,他便转换到一个犯人的故事上,转变观念,用一个人的故事来体现集体,这又未尝不可。二是要有的可说。你就想象BBC那些纪录片没有经过处理和解说,只把分散的镜头呈现给你让你自己欣赏得有多难受吧。就是因为有整合,有删减,有处理后我们才能从纪录片中看出某些观点,某些主题。你只是事实呈现是没有意思的,对于制作者也没什么挑战。三是要在有话可说的同时不能太自我。纪录片也不能沦为辩论的某种工具,比方说哎呀你看我给你呈现这么多事实,所以你就应该同意我的论点。如果把纪录片简化成证明某种论点的工具的话那绝对有失偏妥。这是我对纪录片的一些理解和认识。估计也是为什么我对LWR和LWD作为纪录片而感到非常不满意。这两部作品更像是一种旅游记录,像日记一般记录每天旅程上遇到的各种任何事,但是我看不出任何观点,就像流水账一样。今天我们去了俄罗斯,明天我们去蒙古,这的确是记录了,可这能算纪录片吗?再看看这两部作品的素材是如何来的:-两位主角的头盔里装有摄像头和录音设备,所以路上他们看见的东西和随便说的话有记录-跟随两位主角的有一个摄影师,拍摄一些对他们俩的采访以及俩人骑摩托的镜头-每日视频日记。两位主角每天录制视频日记来记录感想。-一些其他景色+对当地人的拍摄所以你就可以想象了,非常的个人化,一切事件和感想都是围绕着两位主角的,这便是为什么我觉得这两部作品更像是真人秀,而不是纪录片。它们非常满足我窥探萌神Ewan的欲望,让我这种脑残粉大呼过瘾,但是在探讨一些问题上可以说是毫无观点,只是流水账的记录。那到底该怎么区分纪录片和真人秀?你看《爸爸去哪里了》,它也是真实的记录,不是提前写好剧本的。一些关注贫苦人民的纪录片某种意义上也是真人秀的一种,所以两者有很多重合和模糊的地方。从纪录片角度来说,《长路迢迢》《漫漫长路》看上去就像是两个图样图森破的英国佬下乡体验世界的真人秀,缺少纪录片应有的那种人文关怀,虽然其中也有他们拜访UNICEF(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照顾的贫困儿童的经历,但仍然摆脱不了流水账的叙述方式以及对两位明星采访的过多依赖。致命缺陷便是有很多话可说,却没有一个可以深入挖掘的主线/观念。所以我估摸着这两部作品不应该被划分为纪录片吧,更多是一种披着人文关怀皮的真人秀,让我这种脑残粉更加喜爱Ewan,却无法发掘更多的东西。我想真人秀与纪录片的最重要的区别便在于前者让你被娱乐了,后者让你对human condition有所触动和感慨,让你难受。LWR和LWD的失败之处便是它们处于两者之间的尴尬地位,少了些内核。其实还是蛮好看的啦,为什么一定要被类型定义呢?看他们处理各种遇到的问题,享受景色,与当地的人交流,还有Ewan无节操卖萌,其实也够了。就是第二部LWD彻底沦为了赞助商的广场以及对Ewan的个人崇拜,把第一部独特的那些东西也毁了。用那么多低画质低音质的头盔里的素材把旅行日志的性质也破坏了,景也没看够,人文关怀也仅限于UNICEF,反倒只能满足粉丝对Ewan本人的窥探了,真是可惜。如果你也是Ewan脑残粉,我很推荐,尤其是第二部。第一部他胡子拉碴的很邋遢,第二部由于条件好因此时时刻刻看上去都很帅;如果你是个正经的纪录片或旅行日志迷,第一部还是可以看看的,毕竟是很特别的经历。

猜你喜欢

  • 已完结 共22集

    超能高校生第四季

    凯莉·伯格伦德,威廉·布伦特,斯宾塞·博德曼

  • 第13集

    惩罚者第二季

    乔·博恩瑟,本·巴恩斯,艾波·罗丝·雷瓦,杰森·R·摩尔,弗罗瑞安娜·利马,乔什·斯图沃特,乔琪亚·惠格姆,罗伊斯·约翰逊,托尼·普拉纳,柯宾·伯恩森,安妮特·奥图

  • 重案疑云

    瑞秋·尼科尔斯,亚当·鲍德温,凯蒂·芬内朗,尼尔森·埃利斯

  • 第13集

    纸牌屋第五季

    凯文·史派西,罗宾·怀特,迈克尔·凯利,保罗·斯帕克斯,德里克·塞西尔,内芙·坎贝尔,乔尔·金纳曼,菲恩·道格拉斯,多米妮克·麦克艾丽戈特,波利斯·麦戈法,科里·杰克逊,科鲁姆·费奥瑞,达米安·杨,拉里·派恩,安德鲁·波尔克,杰妮·阿特金森,詹姆斯·马丁内斯,派翠西娅·克拉克森

  • 已完结

    X档案第八季

    大卫·杜楚尼,吉莲·安德森,罗伯特·帕特里克,米彻·佩勒吉,小詹姆斯·皮肯斯,汤姆·布莱德伍德,迪恩·哈格鲁德,布鲁斯·哈伍德,克里克·B·R·沃勒尔,杰夫·高尓克

  • 已完结 共13集

    卢克·凯奇第二季

    麦克·柯尔特,西蒙妮·米西克,西奥·罗西,穆斯塔法·沙基尔,阿尔法·伍达德,罗莎里奥·道森,雷格·E·凯蒂,罗恩·彼得·琼斯,皮特·J.费尔南德斯,道林·米西克,奥托·桑切斯,菲恩·琼斯

  • 全10集

    权力的游戏第一季

    肖恩·宾,米歇尔·费尔利,琳娜·海蒂,彼特·丁拉基,艾米莉亚·克拉克,基特·哈灵顿,苏菲·特纳,麦茜·威廉姆斯,尼古拉·科斯特-瓦尔道,伊恩·格雷,约翰·布莱德利

  • 已完结

    圣域第二季

    汤姆·威斯多姆,克里斯托弗·艾甘,罗姗妮·麦琪,卢克·阿伦-盖尔

本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本站不存储、不制作任何视频,不承担任何由于内容的合法性及健康性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