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命之女

  • 类型:纪录片地区:美国年份:2017
  • 状态:已完结 共4集
  • 主演:暂无
  • 导演:瓦妮莎·罗斯
  • 简介:一部由四部分组成的 Netflix 纪录片,五个来自印度最低种姓的女孩在一所寄宿学校长大,该学校为她们提供 14 年的..详细>

剧情介绍

一部由四部分组成的 Netflix 纪录片,五个来自印度最低种姓的女孩在一所寄宿学校长大,该学校为她们提供 14 年的免费教育(2 年学前班 12 年)。算了,我断断续续拍了八九年,有的从学前班到初中,有的从初中到入学……展开全部

片子目前的豆瓣评分只有74人,9.5的高分在豆瓣算是少见。 纪录片一共四集,单集约60分钟。讲述了五个来自印度最低种姓的女孩在一家为她们提供14年免费教育的住宿学校的成长过程。 众所周知,印度女性的地位极其低下,女子出嫁必须陪送丰厚的嫁妆。女孩几乎从小被视为赔钱货,家务劳动一律由女性操持,普通人家的女孩十几岁就会被安排嫁人,二十几岁前生下孩子,如果嫁妆不够丰厚成婚后还会受到丈夫的虐待。 而种姓制度在印度有着几千年历史,人被分为四种阶层: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最低下又有贱民,又被称作“碰不得者”,他们被视为低贱和不洁。即使在印度宪法明文废除种姓制度后,种姓制度的影响依然严重。 (图一、图二) 前段时间火热的《摔跤吧,爸爸》其背景也正是如此。 片中一个叫Shilpa的女孩在她十四岁左右,她祖母就提出希望她嫁给自己的儿子,也就是女孩的叔叔。 在Shipa十四岁时,对这一切几乎毫无认知。家庭在孩子的认识里是自己可以依赖的对象,而祖母在她心中也是极其重要的人,对于嫁给叔叔这件事女孩在当时没有坚决反对,甚至一度同意。 可以设想,假如没有一个这样的受教育机会,或者说没有这样一个使自己拥有独立能力的机会(不论在经济上还是在思考上),女孩的命运是一眼可见的。 (图三) 或许我们难以设想这件事,但当你成长的环境对这一切感到顺理成章时,一个人如何能做出局外人眼里看似必然的反抗呢? 这所叫做ShantiBhavan的学校,创办人是一位美籍印度商人,他在49岁(1997年)时决定回印度,为当地最穷的家庭建一所学校。 为了使有限的资源最大化,每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能获得免费教育的机会。而从学校毕业的孩子身上背负的是责任的传递,他们必须回馈家庭和帮助他人。 如果帮助一个孩子,这个孩子再帮助一百个人甚至一千个人,那最终会影响整个社会。 学校严格的要求与学生理想的追求之间有时也不可避免的产生矛盾,回馈他人的要求使得学生必须去尽可能寻求稳定且有良好收入的职业,有的学生寻找到平衡,比如做律师、记者。而有的则在个人兴趣追求与所背负的责任间徘徊。 名为Preetha的女孩,她个性活泼敏感,小时候的梦想是成为歌手、艺术家和摄影师。 学校提供免费教育的目的是使这些孩子将来能够改变家庭处境乃至对他人提供帮助,而女孩这些梦想看起来更涉及私人的感受,于是校长建议女孩去读经济和历史,为考公务员做准备。 (图四) 学校里会有很多西方义工,他们的想法跟印度文化有很大不同,所以孩子们必须去学着判断什么是正确的并且取得平衡。 对于整个印度传统文化,个人的彻底反叛是不可能也不可取的,但她们可以选择的是不按照社会的既加印象去麻木地顺从“命运”。选择的权利第一次被放在了她们的手上,一种开放的可能作为前景隐约有着追求的曙光。 对于人来说,追求的可能本身是一种自我的主宰感。 不确定性是始终伴随着的,但正相比于在平坦大道上开车的人,陡峭狭窄的道路会使人在把握方向盘时更集中精力。 目的地是一种摸索下的逐渐明晰,但道路本身需要自我的选择。 (图五) 印度的教育竞争和中国相比只恐怕有过之而无不及,乃至他们的经济考量和社会阶级分层问题,很多地方看的时候都觉得感同身受。 教育的真正目的到底是什么?如果不是自由,那么我们追寻的一切到底是为了什么。 自由不意味着无负担的快乐,而是在选择面前的独立思考与对自我命运把握的能力。

自由,是一种去爱的能力,不是狭隘的着眼于自身,也不是空泛抽象的概念,而是一种通过自身行动建立的与社会中他人命运的相连感。公众号:予谁

阅书观影记录,欢迎交流

最后纪录片的一段话:

猜你喜欢

本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本站不存储、不制作任何视频,不承担任何由于内容的合法性及健康性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