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溅虎头门

  • 类型:剧情片地区:美国年份:1947
  • 状态:1080P蓝光
  • 主演:伯特·兰卡斯特,休姆·克罗宁,查尔斯·比克福德,伊冯娜·德·卡洛,安·布莱思
  • 导演:朱尔斯·达辛
  • 简介:在过度拥挤的西门监狱里,暴力和恐惧是基本的游戏准则。并且监狱长比看守和囚犯的首领有较少的力量,。最难对付的的囚犯是坚硬..详细>

闪电

非凡

剧情介绍

在过度拥挤的西门监狱里,暴力和恐惧是基本的游戏准则。并且监狱长比看守和囚犯的首领有较少的力量,。最难对付的的囚犯是坚硬顽固的乔·科林斯。重要的是,乔怨恨首要卫兵上尉Munsey,一位狭隘独裁的拥有绝...展开全部


朱尔斯•达辛说:“我对自己的所有作品都不满意。唯一真正喜欢的作品是《他必须死》,不过如果有可能的话,我还想要重拍这部作品。”这位黑色电影的一代宗师在选择心头所好时,没有提到《男人的争斗》,也没有提到《血溅虎头门》,前者是其职业生涯中最光辉的作品,为他赢得了1955年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奖,并被弗朗索瓦•特吕弗称许为“我看过的最好的黑色电影”,后者是他的成名作,令他声誉鹊起。达辛的偏好有情感因素在内,因为《他必须死》是他和第二任妻子梅丽娜合作的第一部影片,有特别纪念意义。梅丽娜是希腊名媛,和达辛一样富有抗争精神,两人惺惺相惜、琴瑟合鸣,和梅丽娜的结合,让达辛开始了他的第二人生,和前半生相比,未必更辉煌,但绝对更幸福。其实,达辛的延展到择偶标准的价值取向,在他的成名作《血溅虎头门》里已经透露无遗。除了传达出为自由正义公平不懈奋斗的精神,《血溅虎头门》对达辛的大部分作品还起到了纲领性的作用,出现在这部电影中的男性群戏、社会隐喻、硬汉形象、生死以之的情谊等达辛元素在其后的多部作品中得到了再现。

    斗士

技术会不断进步,艺术则未必。监狱题材影片不乏精品,但是要说有哪一部能全面超越《血溅虎头门》这部上映于1947年的祖父级电影,恐怕很不容易。《肖申克的救赎》中对体制化的思考显得多余,最终还是靠剧情的精巧赢得人心;《绿里奇迹》中对人性善恶的指涉太童话,以理想化的手法惩恶扬善,美好但虚弱;乃至美剧《越狱》,则只是单纯的脑力风暴,斗智的典范作品,且因商业原因从令人拍案惊奇走到了令人扼腕叹息,而香港的《黑狱风云》系列紧扣一个义字,不免偏狭。但是,《血溅虎头门》,却达到了寓言的高度,既有商业片的噱头,又有文艺片的深度,值得反复推敲,即便放在今天,还是可以居于监狱类型片的制高点俯视一众后生晚辈。《血溅虎头门》立于不败之地的原因之一,是导演达辛为此片注入了不屈的斗争精神,塑造了一群斗士形象。

《血溅虎头门》讲述了美国西门监狱R17牢房里的囚犯联合众人越狱的故事。强硬的囚犯乔•柯林斯因为抗争监狱暴政被关了十几天禁闭,狱警芒斯上尉劝他服软,未果。与乔同监室的贝克、斯班瑟、斯塔科、汤姆、戈耶等人随后在锻造车间杀死了威尔逊,此人是芒斯上尉安插在囚犯之间的间谍,就是他出卖了柯林斯。失去耳目的芒斯上尉想要发展一个新的眼线,他盯上了R17里的汤姆,不料汤姆虽然看起来斯文软弱,却颇有骨气,拒绝了上尉的要求,上尉随即捏造谎言,说汤姆妻子来信要和汤姆离婚,致使爱妻如命的汤姆上吊而死。监狱连续死人,典狱长迫于上峰压力,要取消囚犯们一切权益。在监狱管理层的政治斗争中,嗜权如命的芒斯上尉步步进逼,软弱的典狱长节节败退。芒斯得势,囚犯们的日子更不好过。柯林斯决定越狱,同监室狱友一致支持,更取得了监狱医生瓦尔特的协助,并联合了监狱报纸主编加里格、主编副手路易和报社排字工科瑞绍等人,一番策划,计划很是周密,胜算很大。岂料行动当天芒斯早已收到线报,严阵以待,柯林斯得知泄密,仍然发动强攻。柯林斯把告密者斯塔科绑在绞车上,冲向火力强劲的机枪。虽然柯林斯和芒斯同归于尽,但越狱计划最终功亏一篑,囚犯们被狱警控制,越狱主力全军覆没,R17牢房空空如也。影片结尾,狱医给曲不离口的加力索治伤,谈起此役的惨烈,他透过囚室栅栏望向天空,感慨:没有谁真正逃出。

《血溅虎头门》有一种反向审美趣味,它把一众囚犯作为正面人物来表现。首先,在外形上,囚犯乔•柯林斯、斯班瑟高大英俊、体格强健,有着男性美,是健全的“人”,而狱警芒斯上尉五短身材,像个侏儒,象征了暴力机器的丑陋。其次,在性格上,柯林斯等人有情有义、光明正大、秉性顽强、敢想敢干、勇敢果决,柯林斯斗争到死,汤姆不惧威压,路易宁被打死不泄密,都是正气凛然、铁骨铮铮的汉子,而西门监狱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芒斯上尉扭曲变态,喜欢来阴的,一再找眼线监视囚犯们的一举一动,玩弄政治手腕、阴谋诡计,人格残缺猥琐,他私拆犯人信件,捏造致命谎言,一个执法者却枉法越权,凌虐囚犯,以杀人为乐事,横暴如法西斯。好酒贪杯的狱医瓦尔特是一个阮籍式的人物,他对芒斯说:你折磨人、谋杀人,你比这里最凶残的囚犯还疯狂,你才是这里的精神病,不是他们。一语道出这个施虐狂的真相。再次,在灵魂的高度上,囚犯和狱警也判若云泥。柯林斯等人富有英雄气概。《血溅虎头门》是一出渗透了存在主义思想的境遇剧。萨特说:英雄使自己成为英雄,懦夫使自己成为懦夫。存在主义主张人应该在极端境遇中做出自己的自由选择,并勇敢的承担选择的后果,鼓励人不抱希望的行动。囚犯们正是这么干的,柯林斯等人明知计划败露还是放手一搏,虽千万人而吾往矣,悍不畏死,传达出士可杀不可辱的傲岸骨气,他们使自己成为了英雄;而芒斯媚上欺下、蝇营狗苟,是权势欲的俘虏,他的灵魂匍匐在政治污泥里,他才是更为卑下的囚犯,看似强势,其实色厉内荏,他使自己成为了懦夫。朱尔斯•达辛通过参差对照的手法,凸显了冷硬派的男性角色,刻画了斗士群像。

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造人,对一部电影来说,导演无疑就是上帝,而导演的人格、经历、思想、志趣多少会在其所导演的电影中有所投射。达辛说:“在好莱坞人们会先问,谁是明星?然后问什么故事?最后才问导演是谁。但在欧洲是反过来的。”――达辛本人也是导演至上论的拥护者,认为导演决定了一部电影的价值、成败,他的电影里也到处有他自己的影子。《血溅虎头门》中囚犯们充满斗争精神,而达辛本身终其一生也是一个不懈的斗士。年轻时,为了反抗社会不公,他加入过共产党,他的入党缘由是:“我生长在龙蛇杂处的哈莱姆区,身边都是穷人在受苦受难,而旁边却是灯红酒绿的第五大道。这(加入共产党)是一种很自然的选择。”达辛一生曾两次流亡法国。第一次是在美国麦卡锡主义盛行时,被伊利亚•卡赞(《码头风云》的导演)出卖,卡赞在非美活动委员会面前指证他为共党分子,使他上了反美黑名单,没人敢找他合作,失业了,只好自我流亡到巴黎,后来接拍《男人的争斗》,大获成功,这给了不让他拍片的美国电影界一记响亮耳光,艺术也是他的斗争手段之一。第二次是由于1967年希腊军人发动政变,建立独裁政府,他的夫人梅丽娜被控进行“反国家运动”,他和夫人一起流亡法国。达辛和梅丽娜积极投身反对军政府独裁的运动,他们在巴黎的家成为抵抗组织成员的大本营,后来希腊军政独裁解体,他们风光归国。达辛的这两次法国之行,相当于两次越狱,而且还十分成功。达辛在晚年依然斗志不熄,梅丽娜去世后,他一直致力于完成妻子的遗愿——从英国博物馆要回200多年前从帕台农神庙被抢走的额尔金大理石塑像。通过和平交涉,从强盗手里要回东西,这依然是在斗争。朱尔斯•达辛有着一身正气,对社会的不公平、不正义十分敏感,也勇于以行动来抗争,生命不息,斗争不止,他电影中的诸多斗士形象之所以令人感佩,正是因为他们是导演伟大人格的延伸。2008年3月31日,朱尔斯•达辛在希腊雅典病逝,希腊总理科斯塔斯•卡拉曼利斯说:“很悲痛希腊失去了一位杰出的人才、重要的电影创作人和真正的朋友。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他的热情、才能、高贵和斗争精神。”这几句盖棺定论,可谓的评。

情谊

朱尔斯•达辛对表现男性群戏得心应手,故事讲述有条不紊,场面调度有如神助。在他的多部作品中都有一伙男人一起开展团队工作的场景,《血溅虎头门》,大家一起来越狱;《不夜城》,大家一起来破案;《盗贼公路》,大家一起来斗奸商;《夜与城市》,大家一起来摔跤;《男人的争斗》,大家一起来偷珠宝。尤其是《血溅虎头门》和《男人的争斗》中的男人们在默契合作中,结下了不可动摇的情谊。虽然把他们联系在一起的不是什么伟大光荣正确的事业,而是诸如越狱、盗窃这样违法犯禁的事情,但是他们很珍视这种感情,甚至生死以之,九死不悔,颇有悲壮的色彩。

这种男人情谊很少用语言表达,多是落实到无言的行动上。《血溅虎头门》中,柯林斯被关小黑屋之后回到监牢,贝克、斯班瑟和他握手,汤姆拿给他香烟,戈耶给他点烟,欢迎他回来,表示了对斗士的敬意,同时也透露出坚定的和他站在同一阵线的态度。《男人的争斗》中,托尼出狱后,乔给给他塞钱,帮他度过艰难时期,朋友有通财之义。这种用行动凝结出的情谊,十分深厚动人、很有分量,经得起考验。为了忠于这种情谊,这些男人们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血溅虎头门》中,汤姆自杀,一方面固然是轻信了芒斯的谎言,彻底绝望,另一方面,也是不愿沦为芒斯的走狗,通过一死来断了芒斯的念头,维护狱友们的安全。主编助手路易被芒斯拷打,奄奄一息仍然咬牙不透露半点越狱计划,为了团体利益而送命。《男人的争斗》中,托尼救出了乔被绑架的儿子,在重伤垂死的情形下还是把小孩送到了家门口,兑现了对朋友的承诺。

这些男人们把这份可以托付生死的情谊看得重于泰山,如果有人亵渎、背叛了这份情谊,那么他们对付叛徒决不手软,会毫不迟疑的将他处死,背叛者求告忏悔都没有用,只有死路一条。《血溅虎头门》中的两个告密者,威尔逊和斯塔科,都被残酷杀死,一个被冲压机床榨成肉酱,一个被马克沁机枪打得稀烂,死得惨不忍睹。《男人的争斗》里那个意大利人凯撒私吞了赃物,送给舞女,招来托尼的对头格拉特对珠宝的抢夺,四人组中的马里欧被割喉而死,托尼寻仇,找到被绑起来的凯撒,得知是他导致了马里欧的死,马上开枪把凯撒打死了。为了维护这份情谊的神圣性,他们不惜送命,也不惜要人命。

另外,达辛对叛徒的态度和他作品中的男人们一样,也是轻蔑、痛恨的。一次采访中,记者问他当年指证他为共党分子的伊利亚•卡赞到处宣称自己没有出卖朋友,对此你怎么看。达辛对着镜头说:“这话他应该对我说,当着我的面,对我说。”生活中,作品中,达辛对待叛徒都是一以贯之的采取鲁迅对待敌人的态度:一个都不宽恕。

隐喻

《血溅虎头门》之所以难超越 除了其中导演贯注的斗争精神,还因为此片有着无与伦比的大气,立意高远,视野宽广,思想开掘深入,大多数导演在影片末尾押宝式的剧情逆转,在这部奇特的影片里却变成了格调升华,达辛这一手比大多数导演都高明,有了片末医生那几句台词,本片想不经典都难。《血溅虎头门》是一个故事,也是一个寓言,寓言的的好处是用象征暗示的手法搭建起影片的哲理架构,既传达了价值倾向,又预留了想象空间,为观众的正读、误读提供了无限丰富的可能。寓言的另一个善莫大焉的功能是去除了影片的说教味,杨德昌式的说教,虽然深刻,也不免暴露了导演的刻板,不会用技巧性的手法讲道理,导演赤膊上阵是对影片强大功能的僭越,直接把道理装盘端上来,送到观众眼前,看似体贴,却是剥夺了观众猜谜的趣味。导演以导师的姿态宣示教谕,以弥赛亚的步伐引领众人,未必能一呼百应,倒是容易引发逆反心理,因为导演的这种做法把自己和观众放在了不平等的地位,视观众为迷途的羔羊,需要导演的大人的慈悲点醒、开示,而观众则会在肚子里抗议:我不是草履虫,我有我的判断,我能独立思考。而朱尔斯•达辛则不会越俎代庖,曾任希区柯克助理导演的他深知电影修辞的重要性,对电影的所指,他不会旗帜鲜明的“显山露水”,而是遵循冰山原则(冰山只露出水面八分之一,其余的八分之七在水下),提供隐喻,点到为止,大量留白。对隐喻这种手段的纯熟运用,是达辛成为一代宗师的不可或缺的要件。

黑色电影大多调子阴郁、情绪悲观,痛陈社会弊病,揭露人性危机。《血溅虎头门》是典型的黑色电影,其社会关照和人性思考都颇为严峻。《笑傲江湖》里的台词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人心就是江湖,你怎么退出江湖?《血溅虎头门》也流露出了相似的无处可逃的觉悟,医生感叹:没有谁真正逃脱。是啊,世界就是监狱,社会就是囚牢,你怎么越狱? 或者更确切一点的说:极权社会就是监狱。这种全局的、宏观的的隐喻,在达辛的其他作品也运用得很成功,比如《不夜城》,影片是一幅纽约四十年代的浮世绘,繁华与罪恶交织的纽约是一座物欲横流的赤裸城市,达辛借片中人物之口说模特被摔跤手杀死的事件只是纽约的八百万个故事之一,这里纽约就不仅仅是纽约了,而是整个美国的缩影;比如《夜与城市》(又译《四海本色》),著名影评人迈克尔•斯拉格评价道:“达辛将伦敦变为一座满是破灭的理想和不断的梦魇的荒城。他巧妙地将奇幻与现实融合得天衣无缝。”显然这里伦敦也不再是伦敦,而是象征了整个二战后西方文明,达辛的黑色电影和T•S艾略特痛陈西方文明失落的诗篇《荒原》有着微妙的精神共振。

《血溅虎头门》除了监狱-社会这一对整体的隐喻,该片还有多处对极权的影射,或者说讽喻。《血溅虎头门》片名的直译是野蛮力量,影射监狱(社会)不人道的暴政。影片开头就是一个仰拍,入眼的是高峻的具有压迫感的监狱塔楼,上面装有马克沁机枪,火力笼罩全监狱,这是再明显不过的极权的象征。典狱长的办公室墙上挂着林肯的肖像,而芒斯上尉的办公室则挂着自己的肖像,把象征民主的林肯扫地出门,这也是对独裁专制的不动声色的暗示。此外,芒斯擦枪,狱警玩弄警棍,无非是对专政工具的迷恋、炫耀。狱医瓦尔特虽然整日醉醺醺,但却是整座监狱里最清醒的人,他时常哲人附体,说出警策的箴言,比如他对芒斯说:力量能带来权力,力量也能毁灭权力。他还警告典狱长和芒斯 在“绝对纪律”管理下的监狱,是个巨大的人体炸弹。然而权柄在手的统治者那里能听得进这些逆耳忠言,芒斯对狱医给以老拳。老狱医的遭遇,说明了暴政的非理性。影片没有挑明的暗喻:暴政犹如没有拴上笼头的野兽,失去控制,磨牙吮血,择人而噬。芒斯听着激昂的瓦格纳残酷拷打路易,让人想起纳粹在集中营一边播放世界名曲一边把人送进毒气室,艺术为暴政的施暴助兴。这个反讽意味浓郁的片断,是朱尔斯•达辛用心良苦的对艺术功能的隐喻:艺术要把施暴者的罪恶呈现出来,而不是去掩盖、装点罪恶。

既然是寓言,就可以多解,监狱对应社会,只是其中的一解,我们还可以对监狱的所指作更多的发散、勾连。其一,柯林斯等人殚精竭虑,行动有力,甚至身死殒命,但就是没法打开监狱的大门,胜利大逃亡没有实现,这不得不让人想到越狱的成败非关人力,而是天定,监狱是宿命的象征,你可以反抗宿命,但谁也逃不出宿命的罗网,人人都是俄狄浦斯。其二、正如医生所说,芒斯上尉才是那座监狱真正的精神病,披着法律的外衣折磨人谋杀人,倒是一个真正应该坐牢的人在管理监狱,这就是生活的悖谬,监狱是荒诞的象征,荒诞是生活的常态,那些反抗荒诞的人收获的只是无奈,荒诞的石头总要滚下山,人人都是西西弗斯。其三,经过了这次暴动,难说不会有比芒斯更强横的人来接掌监狱大权,而新的柯林斯又会崛起,新一轮的压迫-暴动循环又将开始,只要监狱体制不改变,囚犯和狱警的斗争就会无休无止,生生不息,监狱是体制怪圈的象征。体制怪圈无处不在,人们只是徒劳的左冲右突,旧怪圈打破,新怪圈又生,我们是孙悟空,怪圈是佛祖手掌。其四,能够一眼看通透,可以说清楚、道明白的寓言都不是好寓言,《血溅虎头门》提供的寓言过于宏大,涵盖面深广,是一个高难度的寓言,以语言之舟想要穷尽烟波浩渺的阐释之海,殆矣。那么明智的做法就是不再继续这种搔不到痒处的阐释,佛曰不可说。

开创

朱尔斯•达辛的从影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但是他总算拍出了风格一新的黑色电影,开创了美国的新现实主义流派。达辛一路磕磕绊绊,最终还是走出了康庄大道,究其原因,至少有四个方面。

其一,达辛是幸运的。雷电华公司要他学六个月电影,然后雇用他,结果达辛跟随希区柯克学习的成绩并不理想,雷电华不要他。接着美高梅伸来橄榄枝,要他拍几个短片看看他的功力,结果美高梅并不喜欢他拍得太先锋的东西。达辛只好去找别的工作,眼看导演的门就要对他关上了,转机却突然出现。有一天附近的一家小电影院要找一部短片来填补档期,就找米高梅去讨点无用的片子,不知怎的就拿走了达辛导演的短片(《The Tell-Tale Heart》),居然大获成功。这部短片为达辛赢得极大好评,他也因此终于获得一个长达七年的合同,正式进入美高梅工作。

其二、性格决定成败。达辛是一个很有种(got balls)的人。达辛在晚年自述,在美高梅工作很不愉快。公司并不尊重导演,给导演们重重设限,总是想方设法阻止导演到剪辑室去,导演对自己拍的电影没有任何决定权,对此,达辛感到非常痛苦。有一次达辛对一个剧本的意见并没有被米高梅接受,他为此独自罢工14个月。公司高管想要治一治这个刺儿头,把他叫到办公室,众人环绕,犹如审判,高管采取的是旁敲侧击的策略,说他有一匹赛马在右边线一旦跑太快就会弄痛睾丸,所以总是慢下来,于是他们对马吼叫,让马改正了这个毛病,高管把达辛与马相提并论,把他比作那匹要保护自己的balls(个性、尊严) 的马,言下之意是希望达辛像那匹马一样识相:到我这就得听我的,就得给我做驴做马。而达辛的答复是:我的蛋蛋是不会让你捏在手里的,你这个混蛋。随后就辞职了。达辛称离开美高梅公司是“逃离”,是摆脱长久以来的痛苦,流露出越狱得逞的喜悦。有趣的是他离开美高梅后,加入环球公司,拍的第一部电影就是越狱题材的《血溅虎头门》,不知是有意还是巧合。《血溅虎头门》中没有人逃出,但是达辛却逃出了钳制,拍出了自己作主的作品,艺术生命得到了新生。除了有种,达辛还很有魄力。新浪潮电影运动的奠基人之一的法国导演克劳德•夏布洛尔说达辛是一个敢想敢做的人,充满活力。他敢于拍大场面,《血溅虎头门》里几百人暴动、《不夜城》的纽约全景航拍,这都是当时好莱坞导演们不敢尝试的。他敢于走出摄影棚,把摄影机扛到大街上,更是开风气之先。

其三,达辛有艺术上的混血优势。达辛年轻时曾到欧洲学习戏剧,经过五年在意大利、法国、西班牙、德国、英格兰、捷克斯洛伐克、瑞士、葡萄牙等国的游学,他回到了美国,他不仅学会了一点法语、意大利语,也对欧洲的历史文化有了一定了解,吸收了欧洲电影艺术的营养。这五年的游学,对达辛在电影上突破好莱坞范式开创全新风格是大有帮助的。克劳德•夏布洛尔这样评价《血溅虎头门》:大部分时间都是年轻人的画面、三级、荒诞淫荡的这些好莱坞电影里盛行的东西,在这部电影中一点都没有。这位名导演说:我感受到一种比美丽给人带来的震撼还要强烈的压力,这种感觉的确让人非常惊奇。电影史学家帕特里克•布里翁则指出:《血溅虎头门》是一部用法国的方式演绎的美国电影。对达辛的另外一部重要作品《不夜城》,克劳德•夏布洛尔认为:《不夜城》是第一部美国的新现实主义电影,在此片中达辛将好莱坞和意大利的现实主义联系起来了。异域文化的输血使得达辛具备了世界视野,博采众长后自成一家。

其四、导师功不可没。达辛在一次采访中说,跟随希区柯克拍片,发现大师有两个爱好。其一就是每拍完一个镜头都会问:“你觉得这个镜头怎么样,达辛先生?”――一个初出茅庐的菜鸟能对大师的工作提什么意见呢,达辛后来感叹:这个坏蛋折磨我。另外一个爱好,就是看都不看他就扔东西给他,要他接住,有一次十分离谱,居然向达辛扔了一个很大的金鱼缸,缸里居然还有金鱼,达辛还居然接住了。――采访录像到这里,应该来个黑屏,打上字幕:珍爱生命,远离大师。但是在大师身边,好处也不少,大师对他不薄,每天午饭的时候手把手教他剪辑、摄影机角度和各种技术,耳濡目染,言传身教,大师亲炙,达辛受益匪浅,为以后开创自己的电影之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那些“折磨”是值得的,痛苦不是白忍受的。



(已刊,勿转)

猜你喜欢

  • HD

    不可撤销Irréversible

    莫妮卡·贝鲁奇,文森特·卡索,阿尔贝·杜邦泰尔,乔·普雷斯蒂亚,菲利普·纳翁

  • HD

    忧郁的申石基

    金妍珠,申伊,姜盛弼,李钟赫,李成宰,玉智英,金贤珠

  • 超清

    蒙大拿故事

    海莉·露·理查森,欧文·泰格,GilbertOwuor,KimberlyGuerrero,尤金·布雷弗·洛克,AsivakKoostachin,KateBritton,JohnLudin,RobStory

  • 超清

    阁楼里的情人

    大卫·菲耶罗,莫莉·伯纳特

  • HD

    马哈希

    迈赫什·巴布、普嘉·海婅、AllariNaresh、RajsekharAningi、R.J.Hemant、AnishKuruvilla、普拉卡什·拉贾、R.BhaktiKlein

  • 正片

    汉江怪物

    宋康昊,朴海日,裴斗娜,边熙峰

  • HD中字

    爱不沉没

    艾丽西亚·维坎德,詹姆斯·麦卡沃伊,亚历山大·希迪格

  • 爱的初体验

    本·西尔弗斯通,BradGorton,CharlotteBrittain,StacyHart

本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本站不存储、不制作任何视频,不承担任何由于内容的合法性及健康性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